武汉XX市委主任在全委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刚才,刚桥同志传达了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这次市委全会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会,意义十分重大。成发书记和良智市长的讲话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基本的施政思路和理念,内容十分重要。我理解全会精神是三个“第一”,当前第一要务是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抓发展第一要务是抓优化投资环境,抓环境第一要务是抓干部作风建设。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即努力建设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这个目标既是全面完成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武汉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委市政府为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不辱使命、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具体体现。符合市情,顺应民心。正因为如此,这次会议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吸引了全国的目光,引起了广大市民和干部群众的关注。
市委全会结束以后,委里于8日下午召开第七次党组会,进行了专门传达和贯彻。委党组一致认为,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从根本上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建设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以及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抓住了当前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部门,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视作推动工业倍增的难得契机、有力抓手和重大机遇,头脑要格外清醒,动作要格外迅速,措施要格外有力。下面,我就全委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提出以下要求。
一、深入学习和领会全会精神,增强对推进工业倍增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改善投资环境的决策出台背景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投资环境不优是武汉市多年的软肋,这个问题在工业领域反映得最突出,在企业身上表现得最明显,阻碍了更多企业和项目来汉投资兴业。近来,有几个上百亿的项目,都落户成都、重庆,有人说是他们的政策更到位,其实不仅仅是政策的原因,还有服务环境的原因。现在我们很多项目一方面落地难,另一方面落地后运行也难。园区不平整,没人管;不通公交,也没人管。你说这难道仅仅是政策的原因吗?当然,针对投资环境不优这个薄弱环节,武汉近些年来相继开展过比较大规模的行动,从2000年的全市改软活动,到2003年的全市对口联系企业活动,再到2009年的服务企业年活动,隔几年就有一个大活动,这些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融资难、项目落地难、企业配套难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环境。在“十二五”唱响工业倍增主旋律的时候,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本届班子的第一个主攻方向,适逢其时,抓住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二,改善投资环境的最大受益者是工业。改善投资环境最直接的效果将是刺激工业投资和企业发展,工业是最大受益者。成发书记和唐市长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改善投资环境要以工业为突破口,而且近期重点在工业领域解决项目落户问题,重新设计优化审批流程。强调要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对投资10亿元以上或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项目,明确分管市领导协调,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市里还专门成立了以唐良智市长为组长的“倍增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这些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工业投资环境不优的现状,扫除影响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障碍,为武汉工业的发展撑了腰、壮了胆、鼓了气。目前,市国土规划局已启动工业项目审批程序改革,经修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前完成选址、报地、征地等,新工业项目从提出申请到落户,比过去省时60%以上。由此可见,武汉工业将逐步迎来前所未有的优良发展环境。
第三,改善投资环境的重中之重是优化工业投资环境。工业发展将直接决定我市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上周四召开的市委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成发书记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没有工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业不跨越,工业不倍增,全市经济总量的跨越就会落空。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不能有丝毫的摇摆。他提出要把“改善工业发展环境”作为落实“工业倍增”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按照优化工业投资环境所涉事项,我委还要重点抓好涉企政策的集中清理、健全产业配套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工作。
第四,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是实现“工业倍增”目标的组织保证。这次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目的是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增强责任意识、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在全市上下营造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意见已经出台,“倍增计划”的目标也以政府办公厅的名义下发,将倍增计划的各项指标纳入全市的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会议上,唐 [1] [2] [3] [4] 下一页
;
|